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!在中国特别注重师道尊严。“尊师重道”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,也是中华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载体; 艺者,技能手艺能者也!在古文明的中国大地上,艺、技、能、覆盖各个领域行业,彰显文明大国的底蕴!是中华传统文化文明硕果; 德者,品德操行大道也!德、道、行、是具体体现个人的品质价值观,是一个人认知修炼过程回报的道义体现,是古文明传承到今的保障! 武术,是中华民族古文明文化的象征,是传承几千年民族文化,是民族文化的品牌!今年3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英国威廉王子也提到,中英在武术、气功等项目上还将举行一系列交流和赛事。将我们的国粹文化——武术提升到一个高度来交流,来析译中华武术的内涵。 武术,延伸着传承、弘扬。一般是口耳相传、手脚相带,言传身教。这样就产生了师徒之间的关系。在确定关系前,一般是徒弟的择师问题,首先是感兴趣的拳派、拳技;其次是敬佩的能者。然而,第二步又是师傅择徒的问题,师傅择徒从古代都是比较谨慎,这因为关系到门派的未来,关系到门派内的门风,甚至危害社会、辱没师承。 中华武术讲的是礼仪!说的是武德!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武术!从投门学艺第一天起就烙印上师徒关系!当然,这种关系又分好多种,有记名、入室、关门、衣钵弟子等。不管哪种关系,从第一天起师傅必说的是武训、戒律、规矩;这就是一个武德的教育。师傅是传艺传德;徒弟是学艺、学德。师傅是传承,徒弟是继承!艺、技、能、无边界、无止境,德、行、道、是抽象的具体个人表现。 武训说到“品行不端的不教”。但现在师徒一起时间有限,品行也是直观,何况现在的心术难测。到后期酿成门派的不定。如个别艺成之后,就目无师尊、眼中无人,总以为自己二把式超越同门、师傅,信口开河来抬高自己!再如有的忘师背祖,不承认师门、师尊,艺出已有!抺掉师承、师门的关系另立门户!再有就是厚黑、侵权傍上名门正派混淆行骗于社会!等等武林人士所不齿。 武术是传递正能量,是传承传统文明文化的载体!师者应识人有方、育人有道、授艺有法。排斥于那些无品行、无德道之徒。这些的人不论有再好的身体条件,或者在功夫方面多么悟性,或想学拳的欲望有多么强烈,都不能传授。品行永远是拜师或者传艺的首要前提条件,也是唯一 一条必要条件。一个品行有问题的人,能力越大,风险越高,对自己、对师承、对师兄弟,对整个门派的危害就越大!地术门派共勉!借鉴! 福建省地术拳协会秘书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