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2 3

如何练好地术拳(二)

2013-4-12 10:29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5957| 评论: 0|原作者: 陈伟强

摘要: 如何练好地术拳(二) 学好一门武术,学精一套套路,其根本的途径就是苦练加上巧练。在有一个合格、有资质的教练前提下,苦练是讲: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,有一个扎实的功底,有一个吃苦耐劳的意念。巧练是讲:领会 ...

如何练好地术拳(

学好一门武术,学精一套套路,其根本的途径就是苦练加上巧练。在有一个合格、有资质的教练前提下,苦练是讲: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,有一个扎实的功底,有一个吃苦耐劳的意念。巧练是讲:领会其含义、结合自身的特点融入其中,举一反三、善于变化,常推敲、学会归纳、总结。也就是说,在深刻领会动作要领的前提下,结合自身的条件进行有目的地训练。

(一)    扎实的基本功

武术是以套路的形式展现,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。它既是一项健身的体育运动,又是一项防身技术的艺术。既然它是以套路形式展现出来,就说明了套路是武术的根本、基础。然而,套路又以技击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功来完成。所以说,学习武术一定要有一个扎实的基本功。地术拳的基本功要求有二个部分:上盘的基本功(一般项目)与下盘基本功(特殊项目)。上盘基本功包括有:扎马功、腰功、腿功与手臂功等。扎马功就是各种步型步法的正确练习与训练,腰功则是身体的前仆后仰、躲闪的灵活性练习。腿功就是说各种的腿法正确击法,训练其力度、速度。手臂功就是各种的拳、掌、臂击法,训练其力度、速度、硬度。下盘的基本功包括有:各种倒功(入地法与抗摔功)、地面腿功等。倒功又有主动倒功与被动倒功之分,主动倒功训练力求:巧、轻、快,自然、无声、轻飘、快速就是地术拳转入下盘动作的基本要求。被动倒功则要求训练被摔时人自我保护训练,最大限度保证自身受到损伤最少,能最快、最短时间内进行反击。总之,就是学步先站桩,练武先练功。

(二)      规范的动作

每一门武术,每一个套路都有其规范的要求,不管是竞技套路还是传统套路,每一个动作都有它的规范要求。因此,在学习地术拳套路中,切记一招一式地学,领会其要领、掌握其规范。切不可囫囵吞枣,不加领会笼统接受。要循序渐进,稳扎稳进。因为传统的套路讲究比较多,在马步、身法、手势上都有它的规范,以及它的衔接、过渡动作,在速度、力度方面也是比较讲究的。还有就是动作中的运气——吸蓄、呼吐的运气规范。因而在学习中定要力求精确、规范,慢慢熟悉掌握。由于地术拳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拳种,又是一个仿生的象形拳,因此,它在整体配合、协调上讲究的也比较多,做到刚柔相济、拳脚并驾、起伏自然。特别是下盘的动作,差厘毫、失千里,应掌握入地的身法,姿势、角度,手、脚所临界的位置。总之,学习地术拳的动作,要求每招每式,合乎规范,深透要领,达到形神兼备。

(三)      勤练、持之以恒

   俗语说“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”,说明了一门手艺,要不断地加以练习,加以训练,切不可“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”,要勤练,才能在原来的熟悉基础上精益求精,才会融会贯通。拳打千篇不厌倦,脚镣百下知奥妙。也说明了拳、脚多加以练习对身体的好处而不厌倦,练熟悉了自然而然地探索到拳术的妙用与深奥。明确练拳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,传承文化,使兴趣所然,持之以恒。切不可以懂、以会为由,疏薄于练。拳练必生巧、锤出自然势。也说明了多练拳,出手必成招。

(四)    常探研、善总结、多交流

   进步是在不断探索、总结中前进,切不可闭门造车、自封门户。一个人学习、吸收的东西毕竟有限,看得问题也是不够全面,多交流,多沟通,取长补短,完善自我,练好地术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,不要墨守成规、死搬硬套,要善于总结,结合自身的特点,从实际出发加以训练。学到的招式,要知然、更要知所以然,这就需要沟通、交流与探研。这里要说明了一点,地术拳属传统武术,传统的元素较多,组成的套路的招式都是从攻防动作演变而来的,在传承过程中,各人差异练就了各人的风格。因此,我们习练要从原本上分析、吸收传统的元素,要善于挖掘、常交流,不断地完善套路的传统性。

以上是学好、练好地术拳的基本方式、基本思路。在练习套路时一定动作要到位、节奏要鲜明(该快时快、该定势时定势)整体要协调、眼随拳走,入地要轻、巧、快。地面动作轻巧、圆滑、干净,起身在迅速、姿态稳扎,上、中、下盘的衔接要如行云流水,自然、大方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陈伟强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3410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