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2 3

教练员、拳师守则

2013-4-11 12:01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6248| 评论: 0

摘要: 教练员、拳师守则一、拥护中国共产党,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忠诚武术事业,培养德才兼备、文武双全的优秀武术人才。二、从难、从严、从实战出发,科学训练,规范教学,认真制定并完成教学计划。三、积极学习,提高素质 ...
教练员、拳师守则

 一、拥护中国共产党,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忠诚武术事业,培养德才兼备、文武双全的优秀武术人才。
二、从难、从严、从实战出发,科学训练,规范教学,认真制定并完成教学计划。
三、积极学习,提高素质,勇于创新,服务祖国、服务社会、服务学校。
四、言行举止端庄,遵纪守法,严于律己,诚实守信,树立教练、拳师新形象。
五、为人师表,关心爱护学生,严格管理,规范施教,注重政治思想和武德武风教育。
六、不打骂、勒索、体罚和侮辱学生,谦虚谨慎,不忘义、不逞强、不好斗、不欺人、不酗酒、不赌博、不戏色、不炫耀、不无礼、不越轨。
七、发扬正气,团结同志,服从领导,听从指挥,做学生表率。
八、维护、遵守社会公德,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,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。
九、做好赛前准备,赛后认真总结,勇于自我批评,争做体育道德风尚者。
十、勤俭节约,艰苦奋斗,与时俱进,为武术事业和学校发展
做贡献。

教练员、拳师的政治思想建设和武德武风修养

一、武术无论是用于古代的军事格斗,还是的健身、竞技,它的本质内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,习武者的理念是“未学武前先学礼,未习武前先习德”。
二、应把武德武风教育和武礼作为新生的第一课,同时也作为新教练的第一课,更是师生长期遵循并必须的常修课。
三、把教练员、拳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武德武风教育及培养德、智、武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优秀武术人才,结合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意识形态、政治理念、民族精神、技德双全上来。
四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,热爱祖国,服务社会。把握方向,与时具进。学习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,践行科学发展观。
五、必须把武德武风修养放在重要位置。
①德是武艺的升华和延伸,它以善恶、荣辱等观念为标准,通过社会舆论、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。
 ②教练员持一身武艺,必须规范自身的行为,注重武德武风修养。
 ③武德是“尚武崇德的精神”,也是“武者体现的道德”。是教练员从事武术活动、社会活动、教学训练、班务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应遵循的原则和伦理规范。
 ④德以武彰,武以德显,武术的真滴在于重德。
 ⑤大勇为拳。缺少德行的人,武艺再高,与众人之力相比,终难相敌。无武无德或无德者不如无武,武和德是不可分的。
⑥新时期形成了新的武德武风观﹙忠诚党、热爱祖国、弘扬民族文化、见义勇为、尊师重道、团结友爱﹚。
⑦武有三德,一是心德:始终树立“毫不利己,专门利人”的崇高意识,思想纯正,与人为善,诚实守信;二是口德:谦虚谨慎,不说狂语,不讲脏话,不说损害他人的话;三是手德:不以武欺人,以强欺弱或出手伤人,不损害和损坏财物。
教练员、拳师应具备的条件
一、具备高度的这种思想觉悟。
二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。
三、具备较高的理论素质和文化水平。
四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才能。
五、具备为武术做积极贡献的主人翁意识。
六、具备自我认识,自我批评的情操。

教练员、拳师的能力结构

一、认识能力—正确感知信息的能力,观察、逻辑思维能力,对社会、对自身、对法律、对道德等的认知能力。
二、计划能力—预见性,想象力,合理安排制订计划和实施的能力。
三、交际能力—控制自己情绪与感情的能力,取得他人信任的能力,交际的主动性,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。
四、组织能力—提出计划任务并保证完成的能力,课外所有活动的组织能力,协调各方面关系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能力。
五、教学能力—语言表达能力,控制面部表情的能力,控制学生注意力的能力,示范、纠错、讲解、解惑的能力,保护学生与帮助学生的能力。 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相关分类


回顶部